坚持节水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委书记 盛艳
盐城市亭湖区地处世界自然遗产黄海湿地核心区,位于“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个国家战略叠加区,是江苏省盐城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全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亭湖区面积800km2,常住人口68万人,下辖5个镇、7个街道、2个经济区,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739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5%。
近年来,亭湖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聚焦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出台《盐城市亭湖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亭湖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定额、计划用水、取水许可到累进加价等一系列节水管理制度,做足做好节水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利保障。2022年,亭湖区被水利部授予第五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称号。
重抓工业节水型企业创建
深入开展工业行业节水行动,全面推广循环用水、串联用水、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回用、分质用水技术,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用水定额考核,加快淘汰落后的用水工艺和用水设备,把高耗水产业纳入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全区建成节水型企业(规模以上重点用水行业企业)13家,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41.9%、省级建成率达35.5%。
深入开展减少落后产能专项整治,重点整治铸造、防治、电镀、印染、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限期完成节水技术改造,并通过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制度促进企业节水回用技改,已累计完成37家企业关停搬迁转产或达标整治。
深入开展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以盐城环保科技城创建国家低碳示范园区为契机,把节水审查贯穿项目引建始终,推动园区企业统一取水、统一供水、串联用水、统一处理污水、统一回用。园区内已有多家企业签订再生水回用协议,日供中水量均超4000t,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清洗、河道补水等;分园区青洋智能装备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模达3000m3/d以上;全区再生水回用率近20%。
重抓农业高效节水灌溉
持续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结合亭湖农业发展特点,结合小农水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通过优化农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合理安排灌溉规模,积极发展非充分灌溉技术,重点推广水稻“浅、湿、控”和“旱、育、秧”等节水灌溉技术,并组织实施农田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农村河塘清淤整治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善农田灌排体系。2011年以来,全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14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630以上。
持续提高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在亭湖区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5万亩,配套灌溉泵站64座,固定地埋管道177.55km,重点发展管道输水灌溉,推广用水计量和智能控制技术,加强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等技术研究与应用,打造全市农业节水示范样板。
持续提高水环境综合治理能力,针对辖区河道健康现状,提出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实施景观绿化及生态护岸工程、水生植物净污工程等,重点对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和区域重点河湖湿地进行了系列生态治理,提升了城市湿地生态质量。2011年以来,全区生态修复面积达2.32万亩。
重抓生活节水设施更新改造
加大节水型器具和节水产品推广力度,督促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更换非节水型用水器具,对居民用户持续免费更换,并将节水器具和节水型产品的市场监管工作纳入网格巡查重点,加强日常监管和维护,全区节水型器具使用率达100%。
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投资1815万元对自来水过河管道进行修护,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落实分区计量、压力调控、优化调度、智能化管理等措施,全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仅9.8%。
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间节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市民节水意识有奖调查,并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多个层面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营造浓厚节水氛围。截至2022年,亭湖区共创成节水型小区27个、节水型公共机构单位57家,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及节水型学校实现全覆盖。
文章来源:江苏省水利厅
原文链接:http://qgjsb.mwr.gov.cn/zdgz/jsxshjs/202307/t20230725_1675841.html